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 (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 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 (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往年真题: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2.韦伯提出理解社会学。
3.结构功能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4.交换轮是由霍曼斯创立的。
5.当代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舒茨(奥地利),福柯(法国)、吉登斯(英国)、哈贝马斯(德国)、布迪厄(法国)。
6.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章太炎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7.社会功能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主要内容AGIL功能分析图式。
8.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五脏指: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关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六腑是指: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多选题)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描述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需要了解大概意思)教材63页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
(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
(2)费用较低
(3)可研究历史现象
(4)适合做纵横分析
缺点:(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
(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
(3)部分文献资料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
5.统计调查需要遵守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2)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3)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
6.普查的原则:
(1) 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2) 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登记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3) 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
(4) 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期规律性
7.普查的优缺点:
(1)优点: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资料全面系统,数据一般较准确
(2)缺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
8.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教深入的研究
(2)不足: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收到较多的质疑
9.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筹划阶段(选择研究题目、初步探索、建立研究假设、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工作)
(1)实施阶段
(1)总结阶段(分析资料撰写报告)。
10.定量分析资料汇总的目的:
(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编制次数分布表作准备
(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准备
(4)便于保存调查资料
1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 着重点不同
(2) 依据不同
(3) 手段不同
(4) 学科基础不同
(5) 结论表述不同
1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于研究社会现象。
(2)科目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的因果性作出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4)以数字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使研究的程序和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
往年真题:
1、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多选)
(1)建立规范
(2)提供模式
(3)反馈信息
2.属于定性分析的是实地研究。
3.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4.怎样作好实地研究?
(1)要有准备,搜索相关的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
(2)要制定实地研究方案
(3)要作好个体或小组的定性访谈
(4)要尊重对方,忠实于所研究的问题,认真作好观察记录
(5)要分析综合,撰写研究报告,概况总结出新的理论和范畴。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3.人口:是指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4.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5.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6.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7.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8.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9.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10.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与心理上的震撼。
12.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13.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14.文化自觉性: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二、填空
1.社会的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2.社会结构的类型:关系性社会结构、实体性社会结构、规范性社会结构。
3.人口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自然资源的分类:(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
5.文化交流是从文化传播开始的,没有文化传播,就不可能有文化交流。
6.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 (2)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
三、简答
1.社会的特征:
(1) 社会以人为主本
(2)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自然资源的无限性
(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3.环境的功能:
(1) 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 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 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 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4.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5.我国人口问题: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6.文化自觉的内容:
(1) 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 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 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7.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内涵:
(1)主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来考虑。
(2)一方面已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3)另一方面公平正义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对于目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既要勇于正视,又要辩证看待,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和途径,通过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共正义。
祝同学们早日顺利毕业!
新生报名请咨询:17737707508(同微信)